省唄客服熱線電話2022已更新(02-11/更新)(省唄官方客服電話24小時人工服務)
省唄客服熱線電話2022已更新(02-11/更新)(省唄官方客服電話24小時人工服務):021-57157-7555..人工熱線:021-57157-7555..用戶至上,用心服務。熱線容易占線;請您多撥幾次;敬請諒解!全天候、全天時為您服務。
親,您的滿意,是對我們慷慨的獎勵和支持。服務目標:服務0缺陷,客戶100%滿意,只要您撥打公司24小時售后電話,我們將第一時間竭誠為您服務!相信你的選擇沒有錯!季節在變----我們的服務不變,不求利潤多少,但求服務好,春夏秋冬竭誠為您服務。
年度得到·香帥中國財富報告
你好,歡迎來到《香帥中國財富報告》,我是香帥。
這一講,我們要講一個會影響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各個方面的詞語:疤痕
效應。
1.疤痕效應,后疫情時代最重要的詞
開始之前,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:今年中國人最流行干什么?
直接說答案吧,存錢。
跟你分享幾個我親身經歷的微觀小事:上海解封后,好幾個陸家嘴的年輕金融白領告訴我,自己注銷了信用卡,開始帶飯到公司,為啥?封控期間先是看著公司裁員,回過頭再看自己一堆 BOSS 耳機、迪奧香水,覺得很無聊也很惶恐,所以決定要省錢。還有一個在上海著名軟件基地做清潔的老阿姨,之前一個月能賺 10000元左右。今年她說,公司封的封、倒的倒,還有的連外包的清潔也不要了?,F在收入不到一半。問她怎么辦,很淡定:“省唄”。
我給你看一組數據,中國人民銀行的問卷調查顯示,截至 2022 年 9 月底,城鎮居民存款增加 13.21 萬億,是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最高值。而2021 年全年,居民存款增加的是 9.9 萬億。這意味著,今年前 9 個月,
我們就比去年一整年多存了 3.31 萬億。
“多存了 3.31 萬億”背后是什么?是消費的下降。消費的下降意味著,旅游、電影、餐飲…..很多服務業幾乎都掙扎在生死線上,這些行業的員工面臨降薪、甚至出現失業,收入銳減,整個社會的消費水平又進一步受到影響。
今年 10 月初,我跟一個做電商的朋友聊到這個數字。他當時就往椅子上一靠,說“今年雙十一算是麻煩了”。接下來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,今年雙十一的戰報大家都沒有過多宣傳。官方數據顯示,2022 年雙十一高峰期間,全國處理的包裹數量,較去年同期下滑了 10.6%。
這是個人家庭層面的“存錢”,其實企業也在“存錢”。
2022 年 8 月,華為任老爺子的“寒氣”論刷屏,其實就是一個風向標。華為、騰訊、阿里、京東、百度、復星……你聽過名字的大企業今年都在干兩件事:1)從追求規模到追求利潤;2)現金流至上,儲糧過冬。
一般來說,我們會用現金比率和現金持有比例來衡量一個企業的流動性。
所謂“現金比率”,就是公司的現金、股票、債券等高流動性資產和短期負債的比例,說白了就是企業是否會“還不起錢”;“現金持有比例”則是現金資產和總資產的比值。這兩個指標值越大,意味企業短期的還債能力和變現能力越強。
我們團隊做了點研究,發現 2022 年,A 股上市公司的現金比率和現金持有比例,是過去 16 年以來的最高值。這意味著,企業的投資擴張欲望已經降到了最低。
注:2022 年采用企業中期財報計算,其他年份均為年報數據很多人會認為,這是疫情影響,疫情過了就好了。但實際上,重大事件過后,人類行為會發生長久的變化。
比如說,印尼經歷過地震或海嘯的人,之后三年做出冒險行為的可能性會比其他人群低 41%。日本大地震后的五年時間內,震區居民會變得更加厭惡風險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勞拉·維爾德坎普用“疤痕效應”來描述這種現象。做過母親的人應該特別容易理解這件事。生孩子的痛苦雖然過去了,但留在身體上的疤痕卻會伴隨自己很長時間,陰雨天會疼、會癢,留在心里的種種陰霾也久久不散。那為什么會有疤痕效應呢?四個字,預期改變。
每個人對未來的預期,都是自己歷史經驗的產物。比如經歷過 2008 年金融危機的人,對任何大型機構的風吹草動,都會下意識反應,是不是“下一個雷曼兄弟”?中國 80 后-00 后這幾代人都生活在經濟快速向上發展的時期,繁榮和增長就是他們的歷史經驗。所以他們會認為,所謂的經濟危機這些事離自己很遙遠。但如果經歷過一次重大的、長期的沖擊,他們就會被現實“教育”,從而生長出新的歷史經驗,調整預期。
疫情三年,不是一個短期小沖擊。它帶來的疤痕效應,會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,對我們的消費、投資、 勞動力市場產生重要影響。所以我們在對未來做預判的時候,一定要考慮這一點。
2.消費、投資和勞動力市場的疤痕
有同學可能會問,這次的疤痕,愈合需要多久呢?
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副所長張斌是最早研究國內疫情“疤痕效應”的學者。他用武漢和成都做了對比。2020 年疫情前,成都與武漢的發展條件最相似,而且這兩個城市的相對經濟增速具有長期穩定性,所以很容易做對比。然后他發現,在結束封城的一年半后,武漢社會零售總額的恢復程度仍然遠遠落后于成都,甚至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。截至 2021 年 4 月,武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比趨勢值低 25.3%。
換句話說,一年多之后,武漢還處在“病去如抽絲”的階段。如果武漢一個例子不足夠說明問題,我們可以回到開始那張表格,2006—2022 年,A 股上市公司的平均現金比率與現金持有比例。
從這張表上,我們可以讀出兩個非常重要的信息:
第一,以 2008 年為界限,中國企業在追求“變現能力”上有顯著變化。
2008 年之前的現金比率遠低于 2008 年之后,2008 年到 2012 年的現金比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。這說明,在經濟體高速增長的階段,企業的第一目標是擴張,會把手頭的資金盡量多地投入到項目中;當投資機會減少時,企業的賬上則會留存更多現金,降低負債風險。2008到2012年是一個分水嶺,在這之后,企業負債投資的沖動明顯下降。
第二,大的負面沖擊會使企業變得更保守謹慎。這種變化一般會持續數年,負面沖擊越大,變化持續的時間越長。比如 2008 年金融危機前后,企業的現金比率從 2006 年的 0.57 直線上升到 2009 年的 1.03,直至2012 年以后才開始下行。同樣的,2020 年新冠疫情也引發了企業“深挖洞、廣積糧”的熱情,2019 年現金比率在 1.24 左右,2022 年已經上升到 1.61。
這個上升趨勢會持續多久?我個人的判斷是,2023 年不會是終點。因為現金流為王,是企業在危機中學到的經驗。比如,90 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前后,東亞八個國家企業的現金持有比例都快速提升。而且危機發生 10 年以后,企業的現金持有比例還高達危機前的兩倍水平。
有同學會說,是不是東亞國家比較保守?不,東亞不是特例,全球很多國家都曾經歷類似的“疤痕”。2008 年金融危機之后,美國的儲蓄率持續上升了 10 年,英國持續了 6 年,歐盟持續了 4 年。英國金融學教授 Aikman 在研究了 24 個國家的歷史數據后發現,從疤痕中恢復的速度比我們想象的要慢得多,一次重大沖擊的拖累時長可能是 10 年,而受影響的經濟體在 10 年間的實際 GDP 增速可能累計下降4.25%。
為什么疤痕愈合這么難呢?兩個原因:
第一,在經濟嚴重衰退期間,全社會整體利潤率大幅下降,會傷害一部分剛進入市場但未來有更大潛力的新企業,導致這部分企業被“錯殺”,然后影響社會的創新速度。而且衰退的時間越長,對新企業的扼殺越徹底。
這次說實話不是“擠泡沫”的周期性衰退,所以政策面需要用足夠的力度來刺激泡沫生成,改變預期,這樣企業的進入和創新欲望才會扭轉。
其實,一個信用社會是需要容忍“泡沫”的,因為繁榮和冗余一直是一體兩面的事情。就像我一位銀行家朋友說的,“只要碎過的沫比之前的泡大,社會就是在前進”。
所以,還是那句話,疤痕不是不能愈合,但是真的要看用的藥是不是正確,用藥的量是否足夠,如果只靠自然愈合,那么所需要的時間可能不是一年半載。第二個原因是勞動力問題。失業會影響一個社會的人力資本積累。美國勞動經濟學教授 Paul Oyer 發現,在經濟衰退期畢業的 MBA 學生,因為起點低,所以他的終生收入會比經濟繁榮期進入職場的學生要低
1000 萬到 3500 萬元。初始職場狀態,會持續影響個體一生的收入和職業發展。疫情三屆(或者更多屆)的應屆大學生,在未來可能需要花費巨大的精力來愈合這個疤痕。所以我的判斷是,中國經濟在 2023—2024 年可能會面臨一個帶疤的恢復期。這需要政策面對疤痕有清晰的認識,并且對癥下藥,來縮短這個恢復期。相應地,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和家庭,我們在未來 1-2 年內要更適應環境變化,按照美國經濟學家布倫那梅爾的話說,要從風險管理轉向韌性管理。所謂韌性就是在危機中做出響應和回彈的能力,也就是遭受沖擊后,你能不能用動態方式進行恢復。比如說疫情期間很多餐飲企業馬上改外賣、賣預制菜、改線上直播賣貨;比如說一些企業變革組織架構、拆小單元、讓每個單元自負盈虧;還有的企業,用低成本去試驗新模式等等。一句話,未來幾年要邊挖掩體邊前進。我始終相信一句話,在風和日麗的時代,我們的成功靠宏大愿景,在風狂浪急的時代,成功靠堅韌靈魂。希望我們都有堅韌靈魂。
好,今天課程就到這里,我們簡單小結一下:
1. 疤痕效應是后疫情時代最重要的詞語。勞動力市場,消費投資都
會有疤痕,自然愈合需要的時間會非常長。如果要快點愈合,政
策面需要更大力度。
2. 后疫情時代,個體和企業要從風險管理轉向韌性管理,培養自己
在遭受沖擊后用動態方式進行恢復的能力。
3. 以前成功靠宏大愿景,未來成功靠堅韌靈魂。
最后還是留一道思考題?,F金比率和現金持有比例也可以用來判斷家庭
的流動性。請你計算一下自己家或者自己所在企業這兩個指標的情況,
然后想想自己的家庭或者所在企業是否足夠安全?
好,這里是《香帥中國財富報告》,我們明天見。
劃重點
1.后疫情時代,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關鍵詞是疤痕效應,表現在家庭更愛存錢,企業更注重現金流。
2.疤痕的愈合需要周期,政策面加大力度可以縮短恢復的周期。
3.無論是個體還是企業,未來 1-2 年要更適應環境變化,要從風險管理
轉向韌性管理。
本文來自投稿,不代表本人立場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magmared.com/ls/65255.html